发布日期:2023-10-10 | 信息来源:本网 | 分享按钮 |
“请问我要开一个家政服务中心,应该怎么办理营业执照?都需要哪些材料?几天能办下来?”这是丰林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“化身”企业办事人员,开展“体验式”监督,深入了解窗口工作人员作风情况。
今年以来,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、市委关于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,丰林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最反感、市场主体最困扰、制约发展最突出的“办事难”问题开展了市场主体和群众“办事难”问题专项整治,全力扫除全县范围内行政审批、政务服务、行政执法中的障碍,努力消除、攻克、疏通服务群众和市场主体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。
多层部署压责任,让“难事”有人管。制定了丰林县《市场主体和群众“办事难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,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,负责牵头抓总,统一部署实施,协调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。及时召开专项整治协调工作会议,研究部署工作,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按照“谁主管、谁负责”、“谁监管、谁负责”、“谁推动、谁负责”原则,压实主体责任,层层部署落实,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。
多线发力畅渠道,让“难处”有人诉。充分利用“生态丰林”“丰林清风”微信公众号、电子屏、宣传栏、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发布专项举报公告,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、举报问题线索,使专项整治工作真正走近群众、贴近群众,让群众遇到“难事”有处诉说。共发布公告宣传22次,发放传单22次,宣传栏宣传19次,电子屏宣传63次,海报宣传5次,梳理群众热线电话记录700余条,发现问题线索1件并已对当事人给予处分。
多措并举强监督,让“难题”有人解。通过召开专项推进会议、下发工作提示、监督检查等方式督促各职能部门紧扣专项整治重点内容,持续开展自查自纠,建立整改台账,实行挂牌销号制度。各职能部门通过全面自查自纠,深入挖掘自身体制机制、服务理念等方面问题,规范行权履职、完善体制机制、补齐短板弱项,真正从细微处着手,着力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办事体验感,不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。督促各行业职能部门自查自纠问题61个,针对自查自纠问题并结合自身职能共建立32项制度、11项机制。
多点突破严执纪,让“难病”有人治。坚持靶向施治,聚焦民生难题和整治重点,成立督导组深入县政务服务大厅和红星镇、五营镇便民大厅等单位,从办事流程、服务态度、执法规范等方面全方位对职能部门进行“体检”,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快查快办,通过严肃查办“办事难”案件,促进市场主体活力迸发、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。共开展“走流程”暗访行动5次,指导督导检查22次,明察暗访21次,运用“第一种形态”批评教育帮助9人,立案4件、处分4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