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4-09-13 | 信息来源:本网 | 分享按钮 |
“在对地力补贴发放进行数据监督疑点信息比对过程中,发现以下村耕地实测面积与补贴面积不符等情况,为纠治农村“三资”管理工作中相关违纪违法问题,现提出如下建议……”近日,南岔县纪委监委向县农业农村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,要求围绕地力补贴发放开展清查整治。
此前,南岔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与晨明镇纪委运用“室地”联合集中监督办案工作机制,以违规使用村集体资金、虚报冒领补贴款为切入口,以“大数据”信息比对为手段,对晨明镇沙岭村党支部书记鲍某某问题线索快查快办,确认了其以虚假划工方式,冒领误工补贴款用于违规吃喝的违纪事实,最终鲍某某受到严肃处理。据悉,二十大以来,南岔县纪委监委针对农村干部套取补贴款、违规核销个人费用、坐收坐支村集体资金等问题,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“村两委”干部,收缴违纪违法资金7.67万余元。
南岔县纪委监委为守牢农村“三资”安全,紧盯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方面重点领域,统筹协调基层监督力量,积极探索数字赋能、智慧监督方式,以数字化、信息化为手段提升基层监督质效,着力破解农村“三资”管理不规范、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。通过与省级数据监督系统对接整合,围绕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领域定制化归集监督数据,搭建监督模型,通过信息筛选比对,确认疑点信息178条,发现虚报冒领地力补贴、良种补贴等问题线索2件。
为实现靶向纠治、精准监督,该县纪委监委在开展“三资”管理专项行动中持续强化调查研究。调研发现,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缺失,村级内部管理无序、财务管理不规范,“家底”不清、账目不全、账物不符现象普遍,村务公开不到位,个别村干部化公为私,隐藏村集体收入、贪占私分、从中牟取私利等问题易发多发。结合调研情况,组建“室组地”联合监督检查组,综合运用数据监督成果,采取对账检查、联合督查、问题调查等方式,紧盯重点人、重点事深入排查白条入账、违规核销个人费用、虚报冒领补贴款,违规处置村集体“三资”等违纪违法问题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“三资”管理专项监督检查3次,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个,问题线索15个,立案9件,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人。
“农村集体‘三资’事关群众切身利益,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。我们将持续下沉一线、深入群众,坚持问题导向,强化监督手段,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,织密监督网络,以更大决心、更强力度、更实举措,持续强化对农村集体‘三资’管理的监督检查。”南岔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。